 |
初衷 |
這是一個有一點點久遠、有一點長,但卻很簡單的故事。 |
每個故事都有一個主人翁,我們也不例外,他就是王枝豐─大豐。 |
2005年,從學生時代就定居在台東的大豐,之後就去外地工作, |
 |
而因為不習慣都市的快速的工作步伐,轉而回到台東,喜歡原野而發 |
現山林間的野生動物迅速減少,跟記憶中的山林落差如此的大,更發 |
現原來我曾經喜歡的休閒活動(打獵)對野生物種的傷害是如此的大, |
才去搜尋資料後發現原來野生動物的生長是如此的緩慢,經朋友的介 |
紹發現原來台東有這麼美的海域─杉原保護區,因為實在太愛這片美 |
麗的風景,於是毅然決然地加入保育協會擔任保育員,放棄了原本穩 |
定的鐵工工作,並和大家一起輪班巡守保護區。也因為擔任保育員的 |
關係,更加認識了這片海域的動植物,偶爾還會自備全套潛水裝備下去觀察生態呢! |
在巡邏時,偶爾會遇到來此遊憩的民眾,熱情的大豐就充當起解說員的角色,想讓大家更了解 |
這片海域,進而能有保育的觀念,一同守護這片海洋。後來,大豐和幾位志工更為養了一批魚,從 |
定點餵魚,到後來甚至只要大豐來餵食,魚群們就會自動親近,這是只有大豐才有的待遇呀!於是 |
,後來在杉原這裡,漸漸有了餵魚這項活動,雖然後來因某些民眾錯誤的餵食方式而導致環境汙染 |
,但其實最初是希望當地居民能因觀光所帶來的效益,取代原本來此地補魚的習慣。 |
成立 |
後來,開始有民眾建議大豐可以順便帶生態導覽解說和浮潛,這 |
 |
樣不僅可以就近巡守保育區,還能有些微薄收入來餬口,於是「瘋狂 |
玩家」就出現了!其實取這名字非常貼切,因為「瘋狂」可以概括地 |
形容大豐所研發出來的活動玩法,而「玩家」則是指以安全地、盡情 |
地玩為本位,而非賺錢為目的,此宗旨仍沿用至今。 |
成長 |
於是,關於「鐵工變義工」的故事被刊登在2007年的自由時報, |
來參觀杉原保護區的人漸漸變多了,不懂網路的大豐,靠的是口耳相 |
傳、有口皆碑的方法來讓大家認識他。 |
在2010年5月,還協助公視心動線拍攝了旅遊節目「轆轆溫泉、南橫祕湯」,雖然拍攝的過程 |
非常人能及,更讓美麗的主持人─魏華萱累到花容失色,但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至今仍對當 |
|
時的回憶津津樂道。 |
|
同時也發現,以杉原基地為中心,周圍漸漸地有了一些咖啡廳、民宿、商店等等,甚至連知名 |
|
集團也相中此地興建了大飯店,但由於上游多家民宿的建造,帶動了杉原地區的觀光發展,不得已 |
|
放棄杉原是因為海域水質的變化,決定將基地遷至台東火車站附近,讓各位能更方便至大南溪溯溪 |
|
轉變 |
|
因為大豐喜歡冒險、創新的精神,在習得完整地攀岩課程後,結合原本熟悉的繩結應用,創造 |
|
出全台特別地溯溪方式─系統溯溪。並開始在台東體育場戶外攀岩場教授台東大學學生攀岩,至今 |
|
已累積多張教練證照及數十張CST確保員證照。 |
|
除此之外,也積極協助當地的活動,像八八水災時,還出動了水上摩托車及教練群協助救災; |
|
協助世界展望會舉辦弱勢兒童攀岩活動;擔任和平國小畢業典禮水上安全戒護及消防隊訓練海上救 |
|
援水上摩托車操作,台東東和衝浪比賽的水上戒護;2011年11月幫台東旅遊局於知本林道上生態課 |
|
…等,最近,開始在南島社區大學開設攀岩相關課程,並擔任社大志工。 |
|
待續 |
|
雖然我們已經從事了商業活動,但我們從沒有忘記愛台東的這份心意,只要需要我們支援水上 |
|
協尋或山上搜救,我們非常樂意回饋社會盡我們所能並且希望持續推動台東在地的觀光,能讓這塊 |
|
淨土更有活力,也期許我們自己能更進步,帶給各位更多不一樣的體驗,我們…台東見囉! |